3月29日,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了《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4月27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實施意見》的有關情況及具體舉措。
一、河南全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達1.03億人
河南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子健在發布會上介紹,截至3月底,河南全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03億人,參保率持續穩定在96%以上。
醫;鹄塾嫿Y余1201.52億元,總體運行平穩,略有盈余。
河南省基本醫療保障水平保持穩定,大病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城鎮職工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保持在80%左右,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穩定在75%左右,有力托起了醫療保障“安全網”,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醫療保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到2025年基本完成醫保改革任務
鄭子健在發布會上介紹,改革進入深水區和人民群眾對健康福祉的需求日益增長,醫保領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逐步凸顯,新機遇、新挑戰交織,舊問題、新風險疊加。
河南省醫保局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指示要求,針對醫保領域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在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組織起草了《實施意見》,并會同省級相關部門反復研究和修改完善。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完成與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等重要機制和醫藥服務供給、醫保管理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改革任務。
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實現更好保障病有所醫的目標。
三、六大改革搭建河南醫保制度改革的“四梁八柱”
《實施意見》提出了六大方面的改革任務和24項具有河南特色的改革創新舉措,搭建了未來10年河南省醫保制度改革的“四梁八柱”,主要內容涵蓋醫保待遇保障、籌資運行、支付、監管、醫藥服務和公共管理服務等領域。
1.完善公平適度的待遇保障機制
主要是完善覆蓋全民、依法參加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政策體系,實現基本醫療保險應保盡保。
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制度,推進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改革。
建立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救助對象及時精準識別機制,科學確定救助范圍。
建立應對突發疫情等特殊情況的醫療保障應急處理機制,增強應急響應能力。
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進各類醫療保障互補銜接,提高重特大疾病和多元醫療需求保障水平。
2.健全穩健可持續的籌資運行機制
主要是多渠道籌集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均衡個人、用人單位、政府三方籌資繳費責任。
加大財政對醫療救助投入,拓寬醫療救助籌資渠道。
探索建立省級調劑金制度,逐步推進省級統籌。
加強醫保精細化管理,強化分析研判。
3.建立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
主要是落實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協議管理,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
持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成本,規范診療行為。
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支付方式,支持提供和使用適宜的基本中醫藥服務。
4.健全嚴密有力的基金監管機制
主要是將監管重點從醫療費用控制轉向醫療費用和醫療服務績效雙控制,加強醫;鸨O管制度建設,構建完善的醫;鸨O管體系。
創新完善基金監管方式,建設統一規范的醫保智能監控系統。
推進醫;鸨O管執法檢查規范化建設,強化社會監督,動員全社會力量,依法打擊欺詐騙保行為。
5.協同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
主要是積極推進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建立健全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藥品供應和采購信息共享機制。
加強部門協同,治理藥品、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基層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提高緊缺專業醫療服務能力。
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布局,扎實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推動建立基層首診制度,遴選50種以上慢性病、常見病開展基層首診。
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制度建設,規范診療行為。特別是發揮中醫藥在疾病診療、疫情防控方面的獨特優勢,支持提供和使用適宜的中醫藥服務。
6.優化醫療保障公共管理服務
主要是提高醫療保障公共服務水平,加強醫保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醫保領域“放管服”改革,切實提升醫療保障服務質效。
構建統一的經辦管理體系,推進服務下沉,明確承辦醫療保障管理服務的工作機構,解決“最后一公里”服務難題,實現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
探索推進市級以下醫療保障部門垂直管理,提高管理和經辦服務水平。
加強醫療保障領域法治建設,推行服務型行政執法,全面提升醫療保障治理能力。